2011年4月26日

小龍蝦搖滾音樂祭登場啦!

日期:20110419

16千磅小龍蝦、25個非營利團體、俱樂部、與藝術攤販、12組樂團、10個在地小吃攤、3個舞台、與2個廣場,以上數據只是0416(週六)舉辦第5屆年度小龍蝦祭(Crawfest)的部分內容,都可以讓學生、在地人、與訪客流連忘返,大讚:「只有在紐奧爾良杜蘭大學才有!

學生在上城校區舉辦的小龍蝦祭讓參與民眾興致高昂,
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享受美妙的音樂與令人吮指的小龍
蝦。
杜蘭大學小龍蝦祭在5年前由3位玲瓏八面的杜蘭學生發起,而2011小龍蝦祭籌委會主席、大四生Becky Sahm除了向3位學長姐討教如何籌辦這項重要校園活動外,也自去年起與其他學生志工合作,從夏天到秋天都在努力爭取贊助,敲定表演樂團。

Sahm自大二起開始擔任委員會的音樂協辦,她指出小龍蝦祭提供一個可以在市區免費公開場合表演的機會,「對紐奧爾良音樂家而言是非常理想」。

許多本地嶄露頭角的樂團都在小龍蝦祭中擔綱表演,其中之一是來自路易斯安那州拉法葉的Givers。這個「衝勁十足的獨立樂團」近日才剛與熱門倫敦民謠樂團Mumford & Sons的唱片公司簽約。
參加第5屆年度小龍蝦祭的學生與紐奧爾良市民坐在鋪著
毯子的草地上。
音樂之根(Roots of Music,暫譯)旗下的重生銅管樂團(Rebirth Brass Band)也為小龍蝦祭帶來音樂演出高潮。由小鼓鼓手Derek Tabb創辦的音樂之根是一非營利方案,提供本地中小學生音樂教育,讓他們「遠離街頭」。

由於音樂之根要求參與的中小學生平均分數至少維持在2.5,因此杜蘭大學學生長期協助,為小音樂家們進行閱讀、數學、及語言等家教輔導。

出身紐奧爾良的Tabb指出,小龍蝦祭與音樂之根顯示出音樂對本地相當重要。「紐奧爾良跟其他地方不同,」他說:「我們可都是音樂家。」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版主的話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吃過小龍蝦呢? 小龍蝦的英文是crawfish,或crayfish,又叫mudbug,看到這個泥蟲,就可以大概想像它的棲息地是長什麼樣。每年35月是美國南方地區的小龍蝦季節,大概除了素食者外,每個團體組織或聚會都會搞吃蝦剝殼活動,例如我參加的台灣學生同學會Tulane 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(TCSA,真的是以台灣學生為主喔!)年年就有Crawfish Party。這時剛好進入春天,氣候漸漸暖和,但又不會太熱或太潮濕,所以我們會挑個黃道吉日,在公園或郊外聚在一起大快朵頤,享受小龍蝦的美味和好天氣,順便與其他的台灣學生哈拉哈拉,聯絡感情。

通常和餐廳訂外用或外帶小龍蝦,都是以箱為單位。為什麼呢? 這是因為小龍蝦並不大,甚至大多比台灣人熟悉的草蝦還要小,且頭部長尾巴短,所以肉很少。相較於吃飯會自己挑魚刺骨頭剝蝦殼的台灣人,美國人沒有動手摸食物的習慣。為迎接小龍蝦季節,各處不但會有教你怎麼剝殼的資訊,還常舉辦剝殼比賽(會不會覺得台灣人雙手萬能啊?)。既然肉少殼多,大家又一直吃一直吃的情況下,每個人隨隨便便就可以堆一座蝦殼大山。沒有誇張,是很高的大山,可以想見活動結束後的垃圾就是好幾座大山。第一次看到會有點被嚇到,因為真的很壯觀呢!

那麼小龍蝦嚐起來味道如何? 這道菜叫Crawfish Boil,怎麼翻實在不太清楚。小龍蝦通常是以Cajun香料調味,和紅色小馬鈴薯玉米、與檸檬一起煮,又辣又鹹(以台灣人的標準算是小辣,沒問題的),吃起來很過癮,馬鈴薯也是超好吃的。和美國其他地區比起,南方菜口味很重,且小龍蝦不會只吃幾隻而已(別忘記還要吸頭部和殼裡的汁),所以店家烹煮的功力就很重要啦! 我曾經吃過不錯的小龍蝦,也吃過煮得太鹹的小龍蝦,到最後受不了,只吃到以往一半的量左右。

每次吃完小龍蝦,都會覺得澱粉攝取超量(馬鈴薯玉米),膽固醇攝取超量(小龍蝦),熱量攝取超量(小龍蝦、馬鈴薯玉米、和汽水),鈉也可能攝取超量(鹽太多,太鹹),想想真是可怕……但這是每年小龍蝦產量最多最美味的時候,有23次機會可以大啖美食,朋友的陪伴與春天的溫暖更是加分,所以也就不太在意,盡情享受吧!

若有機會造訪紐奧爾良或其他美國南方地區,一定要嚐嚐小龍蝦與一起煮的馬鈴薯玉米,沒吃過就不算去過,保證你一定會愛上可愛的小龍蝦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